什么是生物杀灭剂法规(叠笔搁法规)
生物杀灭剂指令(BPD,Biocidal Products Directive)于1998年5月14日生效,经2009年修订后升级为生物杀灭剂法规,简称为BPR(Biocidal Product Regulation),于2013年9月1日生效,该法规是对进入欧盟境内的生物杀灭剂产物按照统一的体系进行授权管理。
BPR法规的管辖对象
1.生物杀灭剂活性物质
生物杀灭剂活性物质指的是对有害生物起作用的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包括病毒真菌等)。
2.生物杀灭剂产物
生物杀灭剂产物指的是供给使用者,用于消灭、阻止,预防或控制任何有害生物的,含有或者可生成一种或几种活性物质的物质或配制品。
3.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
任何有意添加生物杀灭剂,或使用生物杀灭剂处理过的物质、混合物或者物品。例如添加了防腐剂成分的纺织品、染料、涂料,具有抗菌、防螨功效的家居卫浴用品等。
哪些公司受到叠笔搁法规的影响
公司类型 |
在BPR下的义务和责任 |
活性物质出口公司 |
活性物质出口欧盟的公司,需要应对Article 95,列入活性物质供应商名单。同时需要提供活性物质数据使用权给下游生物杀灭剂生产公司,用于Article 17 产物授权申请。 |
生物杀灭剂产物出口公司 |
生物杀灭剂产物出口欧盟的公司,首先需要确保活性物质供应商(自己或其他厂家)列入了供应商名单,否则产物将无法申请授权。在此基础上申请产物授权获得授权号。 |
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出口公司 |
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出口公司,需要确保产物中不含违禁物质,同时需要按照Article 58要求制作符合要求的标签。 |
在整个抗菌产业链上,上游公司大多数属于生物杀灭剂活性物质和生物杀灭剂产物生产公司,
下游公司大多数属于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公司。这些公司首先应该对自身角色做好判断,完成欧盟BPR法规下应尽的义务。
BPR法规对抗菌产业的影响
2012年1月份,瑞典化学品管理局(SCA,Swedish Chemicals Agency)公布了对30种纺织产物中(主要是服装)抗菌物质的检测结果,产物中添加的抗菌物质主要为银、叁氯生和叁氯卡班,分析了叁种生物杀灭剂在纺织品洗涤前后的含量水平。SCA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提高广大生产商、进口商、官方当局以及公众对纺织品中使用的抗菌物质的认识,尤其要对抗菌物质在洗涤过程中可能暴露的情况引起重视,关注与服装中使用抗菌剂相关的问题。SCA的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测试样品几乎都用抗菌剂处理过。SCA表示如果服装中含有抗菌剂,公司应该在他们的产物标签上清晰地标示,以便让采购者或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BPR法规实施之后,如果公司想将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投放欧盟市场,那么用于处理的活性物质其相关产物类型/用途必须经过官方批准。这一规定弥补了BPD的监管漏洞,因为针对从欧盟境外进口的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如果含有禁用的活性物质,在BPD下是不被监管的,而在BPR下却必须确保活性物质被批准使用。因此,2013年9月1日BPR法规实施之后,各个行业的处理物品公司势必会受到影响。
目前,很多公司已经接到了欧盟进口商对于符合BPR法规的要求,而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涂装、电子、皮革、家具家电、纺织业、塑料、橡胶、木材等,因此,国内公司需引起高度重视,提前准备。
根据BPR Article 58(3),当投放市场的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满足以下两条件时,需要制作标签,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标签制作的截止日期为BPR法规生效之日即2013年9月1日,ECHA将在2013年9月1日起对生物杀灭剂处理物品进行监管,对于未做好合规应对工作的产物,将被责令退出欧盟市场。